從業(yè)二十多年,從事設計的初心始終不渝。她眼中真正的設計師,大到高樓小至湯匙都可以勝任,她將這種思想運用在自己參與的項目中,從前期設計到現(xiàn)場施工再到軟裝配飾,涵蓋方方面面,事必躬親,力求達到效果統(tǒng)一的整體設計。而對于色彩的使用,她更希望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與喜好,而不是將自身所愛強加其上。
這樣事業(yè)有成、生活富足、擁有著一對雙胞胎女兒的王鳳波應該是沒什么煩惱的,但躬耕設計、探究色彩美學多年的她對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,依舊有著自己的焦慮。文盲在伴隨著“知識改變命運”的喊聲中越來越少,可是美盲的存在至今不勝枚舉。這從不是她的社會責任,但是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當下審美能力偏低的現(xiàn)狀,這也是她建立工作室的初心所在。
“愿你出走半生,歸來仍是少年。”身懷赤誠之心的王鳳波,是一個期待自由、效率和發(fā)現(xiàn),熱愛色彩,珍惜發(fā)自內心的情感,用正確的導向去分享、創(chuàng)造和愛的人。褪下色彩的標簽,展現(xiàn)出的是她希望設計回歸自然的渴求,是她堅持用自身行動去表達對于設計的認真態(tài)度,用真正的作品回饋客戶,讓設計展現(xiàn)出它應有的魅力。
生于自然,化于自然,守其本真,不失自然之德,不離自然之道,設計當是如此!
王老師,在我們上一次《約吧設計師》的采訪中,提到過您對色彩的靈感,很多都是來自小時候。您小時候的哪些經歷,影響了您現(xiàn)在的設計?
其實一個孩子的成長經歷要說到環(huán)境、家庭還有自然。非常幸運我出生在科爾沁。從小就跟大自然打交道,假期放羊的時候看到山坡上開滿鮮花,還有好多野罌粟,一大片黃色的花海,藍天白云,火紅火紅的胡楊樹,那時候就覺得色彩是很自然的出現(xiàn)在視線當中,會認為可能天下都是這樣的。
看到您的作品《加州陽光》,讓我想起梵高的《向日葵》作品,強烈的色彩對比和不拘一格的構圖,感覺空間不僅僅只是空間,更像是一幅畫,您是如何將自己的內心表達與客戶需求結合?設計的功能性和藝術性如何權衡?
首先這個房子,加州陽光是一個樣板間,其實我學色彩,又不太喜歡按照當下所研究的色彩科學去分類,我希望打破常規(guī),憑感覺去做。色彩是能夠激發(fā)人的一些情緒,但是要看居住者是誰。如果你內心足夠強大,可以駕馭色彩,什么顏色在你房間都不是問題。
加州陽光這個樣板間戶型非常不好,采光也很差,客廳很瘦,但是房間挑空有七米的一個小房子,開盤時間定在了當年的12月,大量使用黃色、橙色的原因,是我希望能夠在寒冷的冬日蒙古,讓這個空間給客戶一種熱烈、溫暖的感覺;第二是有一種強烈的震撼,能夠引起人的視覺或記憶深刻的刺激。
在設計師圈成名的女性設計師非常少,您作為其中的佼佼者,女性設計師在設計工作中,有哪些優(yōu)勢?
優(yōu)勢很多,但是也有劣勢。我先說劣勢,比如我們工作室的木門是我們公司兩位男設計總監(jiān)自己設計、自己動手完成的。當時我也很想參與,但是體力不夠也不會做木工,這就是我們的弱勢,包括到工地現(xiàn)場也是一樣。
優(yōu)勢是什么?其實女人都可以成為一名設計師,只不過有人受過專業(yè)的訓練成為一種職業(yè),有的人沒有。但是對于美的追求是相同的,比如女性更細膩,我們對于關注點不一樣,比如我們更關注廚房的功能性,更關注更衣間衣服的分類,更關注老人的衛(wèi)浴,它的適用性等。
您現(xiàn)在是兩位孩子的媽媽,又自己經營公司,您在工作與生活之間,能做到轉換自如,平常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?
我從來沒有覺得家不重要,相反我覺得家更重要,正因為我覺得家重要,我才非常努力去工作。我那天在訪談當中也在說,現(xiàn)在才是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,上面有三位80歲的老人,下到有兩個3歲半的孩子,而我又處于人到中年,睡眠也不夠是累的時候,但是你看到我精神狀態(tài)是很飽滿的,是因為我覺得人活著就是一種精神一口氣,多干一些,多操點心,生活狀態(tài)平和些,心態(tài)一定要好。
未來,您想做什么類型的設計?
其實我更愿意做一些跟自然相關的設計,比如說自然博物館,主題博物館,因為博物館可以把很多需要保護和收藏的東西放進去。我從小在內蒙,我們家現(xiàn)在也養(yǎng)好多馬,有自己的莊園,所以我想做一個以馬為主題的博物館,里面有很多跟馬相關的東西,可以養(yǎng)很多馬。我的理想還是當一個農場主,沒有經營和盈利的性質。(來源:騰訊家居)